胸外科

科普知识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科室导航 > 外科片区 > 胸外科 > 科普知识 > 正文

“气胸”不怕,护理有法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X


在健康的旅程中,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疾病的挑战,气胸便是其中之一。虽然它可能令人感到不安,但只要我们知晓应对之法,做好护理,就能增添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。

一、气胸的基本概念

气胸,指的是气体不正常地进入胸膜腔,导致腔内积气。正常情况下,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空间,维持着肺部的正常运作。然而,当这个平衡被打破,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。

气胸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。自发性气胸常出现在瘦高体型的人群中,可能是肺部的某些结构先天薄弱,在剧烈运动、猛然用力或剧烈咳嗽时,薄弱处破裂,气体趁机而入。外伤性气胸则通常是由于胸部遭受外力撞击、刺伤等,致使胸壁或肺部破损,气体由此进入胸膜腔。医源性气胸可能在进行某些医疗操作,如胸腔穿刺时意外发生。

二、气胸的症状表现

气胸的症状轻重不一。通常,患者会突然感到胸部尖锐的疼痛,仿佛被针刺或刀割。随着病情发展,呼吸困难成为突出症状,感觉气不够用,呼吸急促而费力。有的还会伴有咳嗽,心慌等不适。病情严重时,患者可能面色发紫,这是因为缺氧导致。需要强调的是,症状的轻重程度取决于气胸的大小和发展速度。所以,哪怕只是轻微的胸部不适和呼吸异常,都不应掉以轻心,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。

三、气胸的诊断方法

诊断气胸,医生会运用多种手段。首先是胸部 X 光检查,这是最常用的方法,能直观地显示肺部是否有异常积气。对于一些复杂或不明显的情况,胸部 CT 检查能提供更详尽的信息,帮助医生精准判断。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、过往病史等,并进行仔细的身体检查,特别是听诊肺部的呼吸音,综合这些信息来明确诊断。

四、气胸的护理方法

(一)卧床休息与体位调整

患者需要充分的休息,以利于身体恢复。卧床时,根据气胸的位置选择合适体位,比如左侧气胸时右侧卧,右侧气胸时左侧卧,有助于气体排出和肺部复张。同时,要定时变换体位,预防压疮。

(二)饮食护理

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鱼肉、鸡肉、蛋类,以及新鲜蔬菜水果,为身体提供修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。饮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避免油腻、辛辣和刺激性食物,防止咳嗽或肠胃不适。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,保持呼吸道湿润。

(三)心理护理

突然患病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、焦虑情绪。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,给予安慰和鼓励,让他们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治疗,是能够康复的,帮助他们树立信心,缓解心理压力。

(四)呼吸道护理

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。患者要学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,咳嗽时可用手按压胸部减轻疼痛。对于痰液黏稠者,可进行雾化吸入。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、温湿度适宜。

(五)伤口护理(如适用)

对于有伤口的患者,比如外伤性气胸或接受了胸腔闭式引流术的,要特别注意伤口护理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按时更换敷料,密切观察有无感染迹象。

五、康复训练

待病情稳定,患者便可逐步开展康复训练。开始时,可以先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,如短距离散步。随着身体好转,逐渐增加运动量,比如做深呼吸练习和扩胸运动。深呼吸时,缓缓吸气让腹部鼓起,再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,每天多次练习。扩胸运动能增强胸部肌肉力量,促进血液循环,双手自然下垂,向两侧平举再收回,重复进行。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,不可操之过急,一旦感觉不适,立即停止休息。

六、预防气胸复发

为防止气胸复发,自发性气胸患者,尤其是瘦高的年轻人,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猛然用力。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,减少剧烈咳嗽。务必戒烟,因为吸烟会损害肺部。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,要积极治疗原发病。日常生活中,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,充足睡眠,不过度劳累。

七、结语

气胸并不可怕,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,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,患者就能顺利康复,回归正常生活。让我们携手,用知识和关爱为健康护航!